【会议速记2】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源:英之泰教育 | 作者:pmtc7be09 | 发布时间: 2019-04-20 | 1755 次浏览 | 分享到:

会议主题: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9420日  830-1200

会议地点:深圳盐田区政府文化馆2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下面有请专家报告会议主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广州荔湾实验学校副校长方铭琳。

    

    方铭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专家、大家上午好,还有新样态的学校们,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看到绝大部分都是新样态的老朋友和新朋友,非常高兴今天上午有这样的一些大咖和我们分享他们在新样态学校的经验和成就。今天上午我主持三位专家,他们分别是伍学龄主席、高琼校长、杜尚卫局长。首先有请伍学龄主席,他是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港澳区秘书长,天水围香岛中学原副校长、香港电脑教育学会原主席。他今天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STEM教育与课程设计》。

    

    伍学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之前在学校工作,现在退休了差不多三年。在我退休之前,我主要搞信息技术,香港电脑的课程,我一直都有参与,香港目前中学用的电脑课程都是我参与设计的。我退休前后香港推动STEM教育,那段时间和内地、澳门学校联系比较多,后来和李教授发起组成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他是理事长,我是香港区秘书长,前几天我们和华南师大搞了一个大规模STEM教育大会。我和大家分享的是STEM课程设计方面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

    我先从美国STEM教育说起,大家都知道,美国是STEM教育的老大,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美国在对STEM教育也好、对课程教育也好,他们一直比较关注,这个事情应该早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举国哄然,为什么让苏联占了先,是不是课程教育落后了,所以大家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对科学教育的危机感一直都有,那么多年来一直启动不同项目,都是在推动课程教育,有大大小小的工作,比较大的是1985年启动了project2061,那一年是哈雷慧星越过地球,一个周期是76年,那个时候他们提出我们用76年的时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投入大量的干劲把我们的科学教育搞上去,2061年下一次哈雷慧星经过我们的时候,美国科学教育应该提升很大的台阶。

    不光有计划,还有很多配套、很多资源、很多教材都开发了。那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到90年代,STEM的雏形提出,我们要重视科学的技术。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包括我们香港学校也觉得奇怪,在中小学没有工程教育,我们怎么把工程的元素纳进去?在美国开始提科学科技工程技术提法的时候,当时面对的是大学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培养多一些理工科的人才,这是美国将来国家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些历史我不多讲了。到了2000年以后,布什总统阶段提出一个计划,有具体的文件推动,STEM教育也推到中小学,而STEM教育的提法不是总统有计划,接连下来两任总统都有文件继续推动。2009年奥巴马刚刚上任一年,就推动了两个比较大规模的政府政策,其中包括一个“力争上游”。我们看一下当时的提法只是一个量的变化,就是多一些这些学校,学生的成绩要好一些,要提高学生理工科的成绩。同一年,另外一个计划“为创新而教”,也是说要把理工科的水平提高。奥巴马对美国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理工科水平一直耿耿于怀,说得出口了,2009年两个计划都说,我们的学生水平要由中等提高到最尖端。为什么说是中等?全世界很有名的学生测试,美国学生在PISA测试里面成绩一直都是中游,上海、北京都有参加,我们只是几个大城市参加,数据不能直接拿来比较。拿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的成绩排名来说都不错,远远超过美国。奥巴马提出这个计划是2009年,他说用10年时间,今年是2019年,刚刚好10年,大家猜猜他的计划能达成吗?我来之前,我刚在认真看了一次PISA成绩公布,上次2015年成绩,美国依然是在中游,而且真实一点是中下游。十几年前,香港教育局组织了专家组考察美国教育,我们看很多学校看他们上课,我的感觉是大家可能有这个想法,美国好像科技发展很好,怎么说成绩在中游呢?我觉得这两点都是对的。从我们看美国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些科学课堂自由度比较大,学生可以随便进行动作,老师干预很少,这样的话如果学生是很积极的,很爱科学、爱做一些实验的话,是可以有空间做很多东西。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动,坐在一旁聊天,老师也不怎么管,如果说整体水平一直维持在中游,虽然10年前有这个计划,可是10年后没什么改变。可是美国还是出了很多科技发明,还是有很多诺奖的科学家,当然不少是从外国招聘过来的。

    2013年,美国发表了《下一代科学课程标准》,这个文件比较重要,如果大家是搞STEM文件教育的话,一定要拿这个文件看一看。别光看题目,其实严格来说不光是科学,已经包括现在所说STEM的各个内容。其实美国科学课标发表了两次,一次是1995年发表的,经过很长时间专家论证,2013年发表了这一代NGSS,每代都有工程、技术的内容,这个课标里面很明显分为三个维度,就是科学与工程实践、跨领域概念、学科核心知识。科学与工程实践是三个维度里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课标可以说是STEM教育发展的某一个程度的回顾、整理。待会儿我会提到,我们国家的课标其实也把STEM的内容纳入进来。

    刚才说包括三个维度,其中就是科学与工程实践,这是一个科学探索、工程的部分,等会儿在后面还要详细说一下。另外一个就是跨学科概念,这是说把整体系统之间各个不同组成部分怎么样互相关联,是有这么一个概念,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学到的,可是现实世界不少的事情发生都是整个体系、整个系统互相联系的,所以学生也要有这样的知识。学科核心知识大家要留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分学科不是分得很细,学科核心知识只是大概分为四类,当时有一个想法,不要把科学分割得零零碎碎的,物理、化学有不少知识不是完完全全是物理的,也不完完全全是化学的,所以分得类别比较大。然后在NGSS文件里面提到,在教学上要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我们应该把文件看成为一个STEM教育的一个课标,STEM教育的一个文件,里面提到具体在科学上课的时候,老师的角色和学生角色怎么样改变,我们要单项讲教育的东西少讲一些,让老师讲一些开放式讨论,从不同渠道资料进行整合,这样一个教学的方法,这样我觉得也很值得同行参考。

    其实同样在2013年,美国发表了第一个STEM文件,虽然美国推动STEM教育这么多年,可是把STEM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政府为他发表了一个文件、战略计划是第一次。详细在这里不说了,里面有提到主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战略计划,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在不断提高中学生科学水平,不断提可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然后政府在不同领域投入了很多资金。这是一个五年的规划,2013年奥巴马政府发表的,5年后就是2018年,特朗普刚上任的时候,他不怎么关注这个问题,当时教育界也对他有些意见,后面201812月,他其实提出新的五年计划,而且把STEM教育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他把这个计划叫做《北极星》,你可以从文件封面看到一颗北极星,是带领国家成功的一条重要路径。STEM教育已经从过去几个学科已经演化为综合性更强的跨学科学习,而且通过STEM教育,除了培养课程知识之外还有批判性思维、解难技巧,还有软实力培养,比如毅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组织能力,这些东西都可以透过STEM教育得到提高。这个计划里面提到目标,还有一些各个不同的途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科学素养。

    现在我带大家回顾一下美国STEM教育近10年来一些重要的文件,然后美国在配合NGSS2013年课标的推出,有很多资源、建立很多网站、开放不同STEM的案例,我现在挑了两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都是可以在网站找到的,二维码是教材的网页。这个网站不光一个教材,有很多教材都是免费的,而且我测试过了,在国内都可以连接。如果大家有看英文的能力,可以建议大家参考一下。

    这是一个后院的气象站,美国这些案例有好几个特点,第一个光看一个画面,右手边有快速查阅的东西。做得很有系统才能做成这样,左边就是整个单元,我们这一个案例,这一个活动是一个后院的气象站,这个单元是和天气、气象有关,可是和天气有关的单元里面有很多的子单元,每个字单元里面配合有一些活动。这个后院气象站其中一个子单元其中一个活动,左边的表就是让大家一目了然看到还有什么活动,我们这个单元在整个单元里面位置在哪里都可以看得到。右手边是把这个活动里面跟课标里面某一个项目是直接扣上关系的。每个活动都有那么一个表,让大家看到要做这个活动,现在我们就是完成课标里面某一个项目、某一个点。

    美国活动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精心设计的场景、一些导入,比如设计后院的气象站,前面可以说是背景、可以说是引起动机,让孩子看到我们有一些资料性的文件,人类从古以来就对气象很关心,因为农业也好什么也好都很需要了解气象观测。以前我们光靠眼睛观测,后来有不同的一些器材,再说到我们也有一些很尖端的器材,比如在南北极也有气象站传感器搜集气象资料传回来,把学生放在一个宏观的场景下,然后看到原来气象预测对我们的人类生活有这么多重要性。还有一些很详细的任务单,教学生做一些东西,怎么做记录。刚才说了,不光是唯一一个答案的问答方式,还有一些比较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们记录下来。这是另外一个任务单,这是他教学生怎么样用眼睛观察云层,什么样的云带着什么样的天气。然后就是一些评估,还有一些后续的活动,这个在美国案例里面也很重要,会有很多不同评估方式,比如活动前我们可以做一些怎么样的评估,活动过程里面我们怎么样做评估,活动之后我们怎么样做评估,课程里面有一些调试,如果学生做得快、做得好,能力比较强的话我们可以加多一点什么东西让他去做。如果面对能力比较弱的,比如低年级学生我们怎么样把活动调整一下,这里面介绍得都很详细。这里面我也补充一点,为什么那么详细?其实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也是美国为什么一直推动教育一直推不动,取决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老师不够。怎么办?美国采用的办法就是找一批专家,开放一些精心设计的课例,让老师差不多不需要动脑直接拿来用,而且里面有很详细的一些给老师的提点,怎么样评估,甚至有些给老师的提醒,要注意的东西都有。

    另外一个案例,这和我们一般搞创客活动类似,就是用电脑编程做一个自动地板清洁器,我们看到地板也有自动的吸尘器,到处跑,把屋子里的灰尘吸干净。现在一个学生弄这么一个东西是不是有点难度?美国一个特点就是场景弄得很有意思,具体做不一定做那么多东西。我特地挑出来和大家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一个背景资料,这个很有意思,本来清洁地板很简单,学生就有一个概念,可是现在这个案例放在什么场景呢?如果我们替残疾人士做家具清洁,他们做不了,我们要设计一些东西帮帮他们,放在那样的环境里面,具体内容不是那么复杂,就是一个循环的任务。

    我稍微总结一下,美国这些案例一个和课标很紧密结合,第二个和里面工程的元素很重要,一个是精心设计的场景,案例的资料很详尽我刚才也说过了,详尽到什么地步?学生要用热水做实验,热水会烫伤学生,50℃热水什么时候会烫伤学生,60℃热水就1分钟烫伤了。我们觉得可能有点多余。

    我们国家也有两份比较重要的STEM教育文件,一个大家都知道《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另外一个就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还有一个蛮有意思的,虽然大家很高兴我们国家过去几年STEM发展也很好,可是总体来说,我们非常严重缺乏科技人才,这是从我们的发改委的一些说法可以看出,还有全球竞争力,我们国家排得比较后,另外我们国家科研人才、研发人才不多,为了让同行参考,几个二维码都是网站。

    我过去在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一直推动STEM教育设计,我们提出一个方案,一般老师说这四个科目怎么弄在一起,我们现在弄得简单一点,容易操作一点,就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科学和数学部分,科学研究的部分,另外就是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技术的部分,我们把它分成两类,就不要看成四类了,设计起来就比较容易一点。而且我们要再把它简化一点,这是我今天讲话的主要内容,我们要有一个知识点,参考美国的案例,我们知识点又跟课标紧密联系,不要把STEM作为一个另外的东西,我想到了怎么样的东西,然后又弄一大堆,和我教的东西和课程没关系,这就变成了一个外加的东西,我们没那么多时间这样弄。原来我们有某一个课标,现在我们要弄成一个STEM活动,里面适当建构一个场景,让学生感觉到这是熟悉的东西,加强科学研究知识探究内容、工程知识的内容。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学习过程学生要完整记录下来。比如设计的一条桥,弄起来的时候好像不稳,为什么不稳?设计图要画出来,建好之后为什么不稳,问题在哪里,我要怎么样改,也记录下来。一个小小的图,我们要有一个场景,要有科学探索、要有工程设计。

    科学研究就是有一个问题要假设一个实验,从科学验证我们的假设,如果认证不了要改进实验再做。工程设计要有确定问题,要有解决方案,设计构建原型,然后测试原型,然后交流解决方案。

    我停到这里,原来要介绍一些案例,现在时间不够了,谢谢各位。

    

    方铭琳:大家来到深圳是具有活力的城市,我们未来教育就是为创新而教,STEM教育恰恰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我们新样态学校同仁要加强研究,刚刚伍主席也讲了很多关于STEM教学的建议,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伍主席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报告向大家隆重推出新样态学校推出的校长代表,高琼校长,在上一届2018年学术联会在杭州江干区举行的,就是在高琼校长的大力策划下,给予首届新样态学术年会给予很好的精彩展示,今天又来到我们深圳第二届学术年会,因为今天还有一些新朋友,还是要隆重介绍一下高琼校长。

    高琼校长是数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江干区名校长,全国中学差异教学联盟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校长。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他们在课堂革命、课堂创新做了很多创新,现在名气也是很大了。今天非常荣幸邀请他给我们继续有新的内容分享。他今天的题目是《课堂革命新学习空间的重构与创新》。

    有请高校长。

    

    高琼:谢谢大家。刚才方博士说了,去年我们是在西子湖畔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来到美丽的盐田,我们在新样态的高概念之下一起碰撞关于课堂、课程、文化以及学校的综合治理。今天换一个角度,谈一谈我们桥的思考和实践,基于新学习空间的重构与探索。

    我想从三个维度开始,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成效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部分讲一下我们的思考,我们想改变学习如何从改变空间开始。刚才我们伍主席谈到学习,毛主席和我们所有学生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到学校归根到底就是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我们真的能感觉到孩子在上学、在上课,没有在学习,我们或者能感觉到我们一些孩子在学习,但不是主动的学习。当今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帕金斯有一句话:“想象一种教育,其中大部分的课程都能带来一种全局性的理解。想象一种学习,能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且支持终身学习”。今天我想第三个问题,我们想象一种学习,这种学习能够在他需要的空间和场景内真实的发生。我们的家长帮孩子抢座位,其实是在抢有价值的空间,陈部长说,课堂革命能不能让学生都坐在第一排,都抬起头来,当然这是一种想象和期待,他期待的是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最适宜、恰当的环境和空间下去学习。因为马克思主义早就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因为我们的空间确实需要进一步探索怎样才能更适应我们的孩子今天的学习。

    我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100年前的电话,我们很少有人用,但是今天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用这种智能手机。100年前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坐这样的马车,今天我们有多少人都拥有自己的汽车?100年前的教室和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区别?有一个笑话,说100年前的一个人穿越到今天,到所有领域都不适用,有一天跑到教室发现,这个100年差不多。因此我们真的需要对我们的学习空间进行重构。

    怎么重构呢?我们怎样改变我们孩子的学习空间,让他在最有价值的环境下学习?我觉得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学习空间的张力与弹性。我们要客观承认,今天的孩子他的学习空间和几年前、十年前、几十年前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不想一点点解读这张图,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切实改变告诉我们,我们的学习空间在发生变化,这种移动的、碎片化空间在我们身边切实存在,这种真实和虚拟的空间融合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某种角度讲,我们的生活被360度的碎片化。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怎样做我们的实践?我觉得从空间角度,我个人想象,我们要从三个维度思考,第一,怎么样重构我们的物理空间;第二个怎么样利用好我们的虚拟空间;第三,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建设我们新的精神空间。接下来我想结合我们桥集团教育实践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觉得要建构一种新的学习空间,首先在我们的理念上要进行更新,我们刚才看到了学习空间的张力与弹性就是在传统的,更多基于教室,那种相对封闭的学习空间已经不适宜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原来基于教室的学习理念应该随之改变。因此我们笕实提出全视野教育想法,就是用全视野角度看待我们的教育,分析我们的学习。首先希望我们要有一个人文视野,不论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空间,我们基点和基础先让我们的孩子做人,就像我们的教育一样,会前和盐田一个校长在交流,我们需要无数高大上的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的理念,但是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落地我们的教学,我们作为教育首先要把人文空间建设好,让我们的孩子成人,然后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基于中国这样一片土壤,这样一片热土下,培养下来的中国人,让我们的孩子有家国情怀,让孩子在这个空间下孕育的孩子们有中国心、中国梦、中国情。其次,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适合未来成长的空间,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一定不能代替我们明天孩子的生活,所以他们需要具有未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同样,我们要让孩子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格局,能够融通国际。

    在这样一种理念下,我们对我们学校的愿景进行了一种新的重构,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程、全视野空间和学习组织、学校的综合治理等各个维度重新建设和重组。在这样一个愿景和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我们新的办学理念。我们去年有很多朋友到我们笕实看过,今年又办了一所学校,这样我们集团就有四所学校,我们把笕桥在新学习空间背景重构情况下进行了调整,我们叫根治于中国的土壤,成长为世界的风景。我们刚才给各位分享和汇报的四个空间,我们要让他们有中国心、中国梦,要让他们有家国情怀,我们要让他们有未来能力和国际视野。

    具体如何落地,刚才讲的是基于空间理念下的学习理念的调整和提升,空间怎么落地呢?我想从三个角度考虑,三个角度分别包含着我刚才说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精神空间。这三个点就是分别探索的新的学习空间、体验空间和探究空间如何进行建设。

    第一个点,我们想做三件事情:第一也是继承和传承,怎样想办法把教室变成学室;第二怎样想办法让学习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发生;第三怎样让空间概念用课程思维进行重构。

    怎样把教室变成学室这是我们最近几年探索比较多的,就是刚才方博士说我们进行一些课堂变革。我只是用了一些高大上的图片,其实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昨天的盐田白皮书也讲了,怎样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怎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想想平时课堂真的还给了学生了吗?有多少比例?所以课堂变革最艰难的第一步就是敢不敢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是我说的敢不敢让教室变成学室,不能讲教是错误的,如果教都教不好怎么讲学?首先要把教这个字做好了,但是教做好了所有东西一定要转变为学,所有都是教室、教师、教案、教材,都是把教放在前面,但是今天要把学放在前面,把学室、学师、学案、学材做好。在座都是校长和骨干教师,自己问问内心极其艰难,笕实用了10年探索。所有舒服的东西,不好的习惯一定是与舒服的东西相关,就像小孩子喜欢吃甜着因为舒服,我回家喜欢躺着因为舒服,我偷偷抽烟因为抽烟舒服。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与不舒服有关系,我们把教室变成学室就是因为对教师不舒服,原来就是我在上面讲,但是现在我不能这样讲了我要做其他的大量的东西,这就是黑洞,我们每个人都在黑洞中探索。

    把教室变成学室首先要转变的是课堂的根本形态,这个图我们很多朋友看到过,我不再解释。我们笕实的做法是建构新的模型,然后制定新的自主哲学,坚定不移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问他们有没有问题,所有课堂都有问题,看主流方向是什么,我们先转变过来。其次对课堂流程进行一些重新的设计和规范,把这些流程用一种新的学科范式进行探索。我昨天看到盐田的材料里面有这个词,我现我们学校提出,不同的学科要有不同的范式,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范式。第三个,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范式,按照这样一些策略统一推进,实施一些新的学科载体。把教室变成学室背后就是空间的转变,比如把教室变成学室的基本想法,怎样把显性的异志分组和同志分组结合,怎么把项目式混合式学习在同一个时空内、不同层级下结合,怎么样用虚实结合的路径在一个时空内更无边界的展开可能。

    第二部分,我们期待让学习在不同的场景下发生。我昨天去了第四分论坛,我看到他们在做人工智能,因为这一定是一个潮流,不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想办法探索新的场景化、游戏化、智慧化的一种课堂样态。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改变,把虚拟的空间和真实的空间进行结合。我们前辈也在讲,包括美国STEM,包括芬兰的沉浸式教育很多都是停留在研究、探索,真正进入课堂中有多少?我们每个学校都在挂STEM实验室,到底这个STEM实验室有多少学生多少课堂真正进入。在1000个人里面有几个孩子用这种课程,用这样的场景,用这样的空间进行学习,我觉得很难。但是我们必须坚定向前走,如果向前走一步,我们的智能、自适、精准、泛在,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才会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我们投了那么多钱,做了那么多平台,实现了那么多智慧教育载体,在我们的平时课堂上怎样能够真实的呈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昨天我参加的论坛叫人工智能,我自己觉得这个真的很有价值,我昨天看云海学校,很高大上的教室,真的很靠前,深圳不愧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在我们学校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不愿意接受它,但它已经到来了,石器时代今天用了2万年,网络时代到来20年,人工智能已经到来了。我们自己角色一定要有意识的转变,今天转变1.5,有一天一定会转变为35455560,真正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我们教师的角色一定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可能会做综合评价师、缺点转化,教的东西越来越少,育的东西越来越多,育是人工智能很难代替的,教的东西人工智能的东西极其简单就能代替,而且比你教得好,但是育做不到,它没有情感。

    分享一下目前我们做的全视野学习空间站,我这次特地想看几所学校,看看深圳前沿阵地、改革开放在学习空间上的建设,这是我现做一个内容,我们新建的学校有6000方,最高的一栋楼改造成全视野学习空间,大量公共空间我想留白,我能做多少做多少,我的意图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又一个有价值、有意义、舒适的空间内真实感受、体验、探究,进行真正的学习。我还特意请袁振国老师提了一个名字,希望有请在座专家和朋友一起探索。因为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尝试,得到了成功。三年之前仅仅是把最破烂的车库用了60万块钱改造成了我的笕实创客梦工厂,看起来极不起眼,当时我就提了一个观点:第一要开放,不要作秀摆着看,让所有孩子在有的时间内玩。第二要有课程思维,如果没有课程思维仅仅玩不出来名堂,这样课程思维就需要有目标、计划、执行。几年下来,60万改造的创客空间站产生了很多全国、全省这样一些创客,这都是自己做的作品,智能婴儿床等等,看着很不起眼,但是做的过程中用编程形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新的学习空间站,我们有更好的基本条件,应该要高大上很多,5.8万平方米,大量空间期待形成新的东西。包括集团里面很多学校,我们笕桥花园小学、笕桥小学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特别讲一下笕桥小学做的德育的学习空间,小农夫,这个小纸盒是我在展览上拍下来的,就是一个牛奶纸盒,非常好。

    最后我想谈一谈,在新学习空间这样的打造过程中,我们的成效给各位做一下分享。笕实做了12年的课堂变革,我们很清楚我们今天依然是发展中的学校,我记得前几天在我们学校举行中国教科院全国骨干校长、骨干教师挂职研修基地授牌仪式上我做了一个发言,我说耶稣曾经说过:“我选择为自己做证明,而且我的证明是真的,那是因为我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很多朋友知道笕实10年之前就是全区最薄弱的学校,今天我们经历了12年的课堂变革,经历了12年的文化内生,我们让这所学校有温度,能够健康成长,取得了一些成就。袁老师给我们做了三个提炼,他说笕实可以浙派风格、笕实模式,我们可以坚持10年课堂变革,我自己也感觉到特别艰难。在所有课堂变革中,我们坚持自主的理念,自主的理念成为一种哲学思维。同时我们这种课堂变革要在众多资源背景支持之下做,我各位分享不是我们炫耀我们请了什么样的大牌专家,我很真诚的心态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入新样态?我觉得就是新样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巨大的资源平台,在这种巨大的资源平台下,我们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点,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一些专家资源、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和借鉴。因为这是笕实这几年最真实的感受。我是很真诚地和各位分享,我个人想加入平台和载体,想创造这样一个机会,就是想给我们的学习变革、课程变革、学校综合变革、给我们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些平台。所以我们现在是浙江省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是我刚才说上个星期刚刚发的中国教育科学院全国骨干校长教师挂职研修基地。我们也是广东省的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其实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建设给我们搭建更多的平台。我们笕实很清楚。我想和大家说明一个道理,一个初中全国没有办法排名,尽管把我排上去很高兴,但是作为一个排名最起码接受了、认可了笕实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在新样态发展的道路上所走的这条路被他们认可。可能有些关注,有一个机构用了很多的数据,用了几个月时间在评估全国的100强中学,浙江省8所,把我们学校放进去,我看看其他7所人家是规规矩矩,真正的历史名校,我说我们不是名校,我们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把我放进去我当然高兴。把我放进去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新样态的旗帜下,在新样态的理念下,按照这种文化内生、按照去功利的思维,让学校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我想和各位分享的是这条路是走得通的,这条路是光明的。还有我们的中考质量、各项指标。

    去年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我们面向全国,发布了钱塘宣言今天在美丽的盐田我们会见证盐田的主张。我觉得宣言也好、主张也好,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追求,就是我们的空间怎么打造,我们的课堂怎么变革,我们的文化怎么内生,我一直坚信一个东西,我们陈部长讲课堂革命,我一直讲为什么要用革命这个词,我一开始有些排斥,我一想到革命就是流血、战争,老是想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但是我做了10年课堂变革,我觉得是要用革命,要革命就是要有决心,要革命就是让我们真正敢下真心,动真情,用真力做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也可能就是我今天和各位分享的主要观点。

    笕实有一个口号:博约梦想。这也是我们的校歌,在新样态的背景下,我依然想给各位分享这是真实的,心在何处,何处就有期待;心在远方,远方就有梦想。谢谢大家。

    

    方铭琳:新样态学校有上千所,但是其实每个学校的处在的阶段是很不同的,可能有些还是在刚刚懵懵懂懂之中,可能笕桥实验学校包括盐田很多学校昨天下午在各个分论坛大家也看到了,很多学校已经进入到学习这个层次。昨天盐田让学习真实发生,包括几位大咖讲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冲击,以及教师角色带来的巨大转变,未来这是难以想象的变化,可能过去老的课堂或者我们老的教学、教师的岗位怎么变化,真的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向我们发起挑战。

    刚才高校长用他激情的演讲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笕桥在学习层面上的思考、实践以及这些年艰苦的创新改革带来的切实的成就和改变。其实我想高校长这边很多学校都去参观学习了,我们新样态联盟就是给大家搭建这样一个交流机会,有机会请大家去笕桥实验学校亲自看一看。

    我要说的是,我们每个校长的校长包括每个学校背后都有一个区域的层面支持,笕桥实验学校也知道他们整个杭州江干区也给高校长的课堂变革包括学习革命给予了很多支持,也让他大踏步往前走,下面我们将要分享的是新样态学校代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教课局局长杜尚卫局长带来演讲题目《风好正是扬帆时——新样态学校建设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杜尚卫: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教育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我来自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运城位于黄河母亲臂腕之处,古称河东,最早被叫做中国,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那片古老的土地走来,站在全国发展改革最前沿的深圳,与盐田教育相遇实在是幸运,能站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搭建的平台上与大家共话教育,我倍感荣幸。借此良机,我与各位同仁分享和新样态从相遇、相知、相随的心路历程,同大家讲一讲盐湖教育的那些事。

    说实在的,站在盐田盐湖的故事,让我倍感压力。首先是困惑与机遇。从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到一名高中的校长,再到副局长、局长,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整整33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教育,33年来不论在什么样工作岗位我都没有停止过对教育的思考,在思考与实践当中,存在一些困惑。

    困惑一:校长缺乏系统的办学思维。当校长之前,我也经常会学习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杂志、中国教育报等关于教育发展办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章,但都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思考与实践,没有形成个人的认知与经验。在2002年,我担任一所薄弱学校的校长时候,明显感觉到思路不清、力不从心。因为有这种体验,所以深知一名校长最缺少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政府、群众、社会还是把办好教育的责任重担压在教育行政部门。自2013年走向局长工作岗位,我就把自己定位为盐湖教育的大校长,这个学校有394个大班,有1万名教职员工,近13万学生,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家庭。虽然身在管理的岗位,但还是用校长的思维考虑办学中的种种问题。经常要大量浏览教育方针政策、管理策略、专业发展、教学教法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即时推荐给一线校长和老师。但这远远不够,光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怎样帮助老师们用系统思维办学,给他们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清晰地描绘出一所学校的发展蓝图,塑造出学校独特的样貌,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困惑二:公立学校遭遇生存危机。运城是高考大市,在山西省占有举轻若重的地位,盐湖教育质量和升学率位于全国前列,但是难掩学校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学校气氛沉默,管理僵化,教师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严重,学生厌倦学校、厌倦课堂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对公立学校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90年代末,为了补充公办教育不足,开始开办民办学校,经过20年发展,民办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运城市民办学校无论从体是质量上都逐年上升,部分公办学校生源锐减。基于以上的原因,以前的龙头学校失去了优势,普通学校更是面临生存的危机。谁也没有想到,公办学校也有可能面临关门。公办学校应该是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主体,办好公立学校是政府的责任底线,如果公立教育发挥不了主体作用,那么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从哪里来?幸福感从哪里来?

    困惑三:学校发展缺乏创新力。自2013年开始,我们试图寻医问药,政府和教科局采取大量措施,打开开放通道,让大量老师参观、培训、教育、提升。大家蜇伏于内心的教育梦想被激活,大家工作热情被唤醒。但是实践中大家还停留在模仿、移植的层面,还是不会内生,不敢创新,准确地说,是不会创新、缺乏创新能力。

    以上种种困惑促使我们必须直面当下和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旧样态,寻求可以破局、可以助推区域教育良性发展的新动能。遇到新样态,找到破局的金钥匙,越努力越幸运,我们是幸运的,在不断追求破解教育发展的密码路上,总会有一束光及时出现,这样的光既温暖现实,又点亮教育的未来,更会给我的伙伴们带来精神的亢奋。2017年初在广州荔湾参加培训的张老师给我们推荐陈如平所长的文章,看完后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如获至宝,产生了强梁的共鸣。整体育人、文化内生、课程意识、体系意识都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创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学校生态,追求纯生态、取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教育何尝不是我的理想?新样态高位而朴素的发展理念,清晰而系统的发展路径,不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教育变革的金钥匙吗?

    新样态学校的建设从理念到策略都是最接近学校发展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简单地说就是一份办学指南、操作手册,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校长有了这样的办学指南和手册,就可以基于自身的特点和基础,对学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性、全面性、立体性展开工作。当今是一个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时代,谁能抓住机遇,利用机遇,谁就能先行一步获得成功。盐湖有幸遇到新样态,成为首批实验区,已有18所学校加入了全国新样态联盟,搭乘由教科院掌握的教育航母,对盐湖教育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第二个方面,改变与探索。盐湖区创建新样态学校两年来,广大校长和教师从理念改变到积极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路走来,有苦有甜,有喜有忧。

    理念认同。新样态学校倡导学校要有学校样,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都要有自己的样。要想真正理解朴素而富有哲理的理念,说句实话不是很容易,记得2017年暑期,我们为5所公办新建学校招聘校长,其中有一道答辩题,就是如何理解学校要有学校样,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要有自己的样。没有接触过新样态的选手都不知所云,接触不深,理解不够的也无法切入要害。就在前段时间,也在我们今天会场,赶到盐田参加实验教育分论坛,从事20多年学前教育的李园长说,我从教20多年学前教育,幼教工作不能说是没有成就,也曾被别人模仿,也曾自我感觉良好,但认真学习新样态理念之后才发现,以往很多的工作像狗熊搬运,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最主要的是缺少文化的魂,缺少独有的标识,所以紧急叫停了旧园改造过程中所有文化建设。等幼儿园的精神画像确定以后,再开始动工。任校长说,中考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新样态又来捣乱、折腾。本次年会,任校长已经做了发言,这种戏曲性转变从根本上就是新样态的魅力,类似这样的校长还有好几个,所有实验学校的校长、中层、老师包括我,都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刷新对新样态学校认识高度,不断改变思维方式和行走的方式。

    策略与方法。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要取得预见的成效需要汇聚各方面的智慧,需要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设计和规划,需要广大校长和教师参与热情和变革的力量,从而构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动力,这一切条件在盐湖区基本具备。

    党委政府做后盾,盐湖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求盐湖教育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不断开阔视野,借鉴先进理念,连续两年区委将新样态建设列为文化建设,区政府将新样态学校建设作为民生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教科系统巧布局。盐湖教课局以零度思维进行正确引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方案,2017年初,我们就制定了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主题目标以及相关的推进方案、评价系统,并且从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2019年是我们的落实年,我们出台了新样态学校建设1.0标准,启动了退出的机制,与各实验校负责人签订承诺书,用标准、用承诺倒逼发展,做到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实干创新奋发有为。我们的预期目标是2020年,要辐射引领整个盐湖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深度变革,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瀑布式”课程改革的发展样态。

    以点带面树标杆。在全域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鲶鱼效应,立标杆树样本,首先选择新建学校重点扶持。因为这些学校从校长导教师80后占了大多数,他们改革意识强,执行力强,第一批实验校魏风小学2015年建校,2017年初加入新样态联盟,很快就脱颖而出。之前我们只知道建一流的学校,到处取经、学经验,但还是碎片化。没有系统思考,没有内生的东西,遇到新样态才找到属于魏风的基因,真正书写魏风故事。2018年林校长自信站在中国教科院搭建的舞台上,向大家展示红军小学、解放路二校、解放路三校,也受邀到全国讲台上做经验交流,这样的成功案例激发更多的校长从旁观到加入,从心动到行动。

    专家引领开处方。为了有效推进实验校的建设,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家零距离对话交流,提升领导力与研究能力。参加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实验区、实验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汲取经验。盐湖区今天到会的校长就有13位。

    开展活动促发展。实验校定期、不定期进行各个层面的分心讨论,新老实验校结队帮扶,共生共长,每学期召开两次全区新样态建设会,为了方便交流,共同发展,我们将18个院校组成了沙龙组,以先进学校为龙头校,定期举办沙龙活动。有了教科院引领,有了明确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盐湖教育从区委区政府到学校到校长到教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创建建湖教育新样态。

    第三方面,成果与展望。鸡蛋从内打破才可以诞生生命。我坚信自信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上路总会见隆重的清点,这是盐湖人的教育哲学,怀揣着这样的信念,盐湖教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焕发新样态。现阶段,盐湖区各个实验学校课程体系、师生状态都焕然一新,每个学校都能深入挖掘文化基因、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比如实验小学提出让儿童鲜花一般的绽放,寻根问道诗经文化,提出培养具有魏风精神龙的传人。红军小学虽然是新建小学,也有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温暖童年、点亮人生的办学理念。看似简单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各个实验校都经过反复学习、研究、修改才最终确定。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到,只有真正寻找到学校的魂,才能修炼出独特的精神长相。

    校长的内驱力。前几年,盐湖教育就像一列绿皮火车一样,吭哧吭哧”载着大家往前跑,往往事倍功半,做局长的都有这样的感觉,教育局在前面引领大家如何干,许多校长没有积极性,也没有经验,我比作绿皮火车。新样态在全域化推进中非常艰难,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但是校长们在被迫接受新样态,实现新样态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新的自我,如今盐湖区校长已经成为一组组动车,生发了强大的内驱力。为了找到学校文化基因、做好顶层设计,各位校长可谓挖空心思、苦心积虑,每次邀请到盐湖区的相关专家总会向我诉苦水,不是纠缠到宾馆讲,就是半夜打电话、发微信探讨。陈如平校长应该也受到过类似的骚扰,校长们组团到北京,到教科院大门口蹲守。听说之前在杭州也被两位校长堵住。曾有人开玩笑说,你到底使了什么魔法让盐湖出了那么多拼命三郎和三娘?其实很简单就是改变用人机制,我一直认为,教育上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利用人才的引路人,缺的是让人才发挥最大潜能的机制与平台。所以,我在工作中特别注重当好伯乐,发现并培养千里马,给千里马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粮食与环境。我们新样态学校办公室的张晓魏(音)主任、魏风小学林校长、复旦小学的苏校长等一批优秀校长都是在新样态学校建设中快速成长并得以重用。这些80后的青年骨干带动更多一线校长、教师重新定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职业幸福的理解。

    教师生发新活力。在这场变革中,广大教师是主体,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坚力量,一线教师的参与热情空间高涨,尤其是年轻教师,已经不满足已有的经验和发展环境。老师们在新样态课程再造与实施过程中,激发了课程意识,不再紧抱着一本教材不放,而是积极思考怎样的课程才能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的课堂才可以展现持久的魅力。说到课程开发,我们张晓魏主任,利用本土文化先后出台《王维·诗中画》、《物圣·关公》,运城是关公故里,多年来大力弘扬关公文化,单一制因为缺乏体,关公的核心精神不能通过课程通过课堂植入。这样的读本发行弥补了这一空白。钱学森科技小学的《人民的科学家——钱学森》,吸引了百余名骨干优秀教师主动参与,在主题阅读、主题探究、数创绘本、跨学科课程整合、STEM课程研究等课题实验中,老师们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不断刷新着自己成长的高度。要知道,过去这些事情都是靠行政手段干预实行,如今老师们是争前恐后,积极参与。

    有了新样态的东风,有了盐湖教育这片沃土,有了各个层面的引路人,各位实验校的优秀教师井喷式涌现。两年来,各个实验校已有200余名优秀教师走出盐湖、走出运城、走向全国。

    区域呈现发展力。区域教育发展动力来源于各个方面的聚合力,区委区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思路高位引领,与新样态理念同频共振,高品质的学校脱颖而出。魏风小学、红军小学、钱学森科技小学等一批新建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受到了群众的欢迎。2018324日,陈如平所长亲临盐湖进行调研指导,肯定了我们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干劲。同年5年我们承办全国新样态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学科课程整合活动,无论从规模和质量都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教育同仁的肯定和赞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经过两年的实践,盐湖区老校焕发新活力、新校也有新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都有品质,人民群众确实获得了幸福感。遇上新样态,盐湖教育超前发展8-10年,我们用2年的奔跑赢得了自信,赢得了未来,赢得了跨越式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盐田实验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与新样态的理念要求,我们还有更大的差距。陈如平所长明确指出,新样态学校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渐悟、渐进、成的过程。我们要努力让新样态成为一种人生自觉、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发展方式,因为股本强基,方能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两年来各个实验校呈现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领头人,我给自己又提出了新的命题,一个学校一个样,盐湖教育是个什么样?盐湖教育的精神长相是什么样?盐湖教育品牌到底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区委区政府旗帜鲜明提出了建设幸福盐湖的构想,在伟大构想中,教育发展是最大的系数,唯有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才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坚守初心,做了不少努力。三年投入5亿新建7所学校,购置50辆校车接送3000多名农村孩子上学,投资154万教职员工定制职业装,两年一次教师免费体检,无数次精准培训让盐湖教育人、盐湖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教育不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吗?如今我们感到一股力量在推动,有一种声音在互换,那就是要不遗余力打造盐湖幸福教育品牌,幸福教育就是让每位老师都受到尊重,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每个家庭都快乐从容,整个社会和谐美好。明晰幸福教育发展方向,盐湖教育人将用脚步丈量出教育新模样。

    下一步我们要用十九大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战略、新举措增强教育的发展意识、品牌意识,把过去一些碎片化的做法进行梳理归纳、整合提升,从运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出发,为盐湖教育探魂寻路,对盐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推出教育的体系图,寻找痛点,开出处方,用最短的时间,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凝心聚力构建盐湖教育新样态。

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出发,我们要走向哪里,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大地上,风好正是扬帆时,我坚信搭建教科院的航母,借着新样态的东风,盐湖幸福教育就在不远的灯火阑珊处。

 

    主持人:下面有请高端对话会议主席,中国民族教育杂志总编辑赵小雅总编,掌声有请。

    

    赵小雅:人间四月天,最美在盐田。我非常荣幸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持人,今天对话议题就是人工智能和教育发展。昨天都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老师的报告。我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我听了报告想了两种生活,一种生活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我觉得对我们人真是一个极大的解放,如果人工智能什么都能做,比如说需要一些体力的劳动,人工智能也能做,同时人工智能能写诗,可能将来比人类诗人写得诗还好。人工智能能够进行小说创作,可能也比我们人类的小说家要写得好。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大家对围棋计算机和围棋高手柯洁的对战,全世界的人类都那么感兴趣,实际上是一种标志,机器已经有智能,已经完全战胜了人类。虽然现在还是一个弱人工智能的时代,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不可阻挡,甚至说已经在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如果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人类会有美好生活可以畅想,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把你做的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做,你想干什么,人类觉得最好的生活,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我坐在那儿想了一下,可以打牌,可以游山玩水,可以看书,还可以煲心灵鸡汤,这是一种美好生活。但是转变一想也挺可怕的,如果超人工智能的到来,人工智能被少数疯狂的人控制,比如用于战争,他们可以制造机器人杀手,这也是人类灭顶之灾。这些话题人类都在探讨,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是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现实场景,现在这种应用已经在教育当中应用了。

    现在有请论坛四位嘉宾上场。

    大家都应该认识,我还是要介绍一下,今天上场的四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新样态学校的倡导者陈如平所长。第二位是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羡华局长。第三位是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校长罗朝宣校长。第四位是人工智能专家、英之泰教育的CEO黄嘉睿。

    今天论坛时间不长,我作为主持人能够替大家提一些问题,如果时间允许我希望能够留5-10分钟有互动,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再找机会和各位嘉宾交流。

    首先一个问题想问陈所长,因为他对教育的理解比较深刻而专业的,我想问一下陈所,如果人工智能和教育结合的话,最有可为的是哪方面,您怎么认识人工智能和教育中的人的关系。

    

    陈如平: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代表。关于人工智能教育问题大家都非常关注,人工智能这些年来成为一个高频热词,不管怎么样,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影响到人类生活、人类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也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两个不可来描述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应用的问题。第一个是不可或缺,第二不可替代。我们从这两个不可可以认真考虑一下,人工智能一旦那么广泛大量、全面深入地投入教育当中,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人类最早走路靠两条腿,靠自己的眼睛来留一个方向,随着交通工具的应用,人类越来越把省力的事情通过技术解决了。我想人工智能在应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对教育当中很多问题帮我们解决,比如我们死记硬背关于知识记忆问题,人工智能能不能替代,完全有这种可能。在未来的20年里面,将会出现人脑和机器的高度融合,人不用再看更多的书,或者获取百科知识的东西,在脑子里植入一个机器,与外界电脑更大知识系统理解,你想了解一个念头脑子立马呈现,这就是人工智能将来在知识层面,对于我们在传统课堂里面的学习一定有影响,对于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包括学习各种方式组合问题都会有很大影响。由此我想到,教育当中不可替代的是什么?这就要考虑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本分、教育的使命甚至教育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又要思考智能时代下面的育人具体方式变革问题,起码有3个东西,这是人工智能恐怕无法替代的:第一,人的情感。人超于原有动物的本性,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第二,人与人之间基于情感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基础上诞生的合作,恐怕是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目前来讲,我无法预测的,机器人之间可能通过指令解决,能否像人类在各种错综复杂的过程中交流,我无法想象。第三,将来依然能够超过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人的创造性。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人类不断越过一个又一个技术门槛、技术障碍,所以凌驾于我们人类的创造之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考虑教育为何、教育能何、教育最终的状态是什么,不仅仅是今天,我们可以眼光投向未来。谢谢。

    

    赵小雅:谢谢陈所的观点。陈所的主要观点:人的情感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基于情感之上的交流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以及人的创造性都是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这些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当中我们怎么样思考人工智能对学校、对于教育学、对于学校中人的改变应该是有启发的。接着问一下刘局,昨天在会上,听到李局介绍我们盐田区未来教室全覆盖,未来教师在盐田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是一个什么样的配备标准?能达到什么样的作用?另外盐田区在区域层面推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方面,有哪些实践以及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刘羡华:教育要面向未来,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吸收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为我们人才培养进行服务。国务院出台了很多文件,我们盐田区也顺应了潮流,本着李局提出要与学生同心、与时代同行的理念,首先是对这一块进行了顶层设计。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区域是怎么推行未来教育的。我们盐田区首先进行了顶层设计,我们和中国教科院未来研究室专家、团队对全区如何适应未来教育打造智慧平台、建设未来学校做了一系列的探索,首先我们借助新样态的平台,构建了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新样态推行以来,我们结合人工智能各方面的信息技术我们对每个学校课程进行梳理,接下来打造了智慧教科研中心,如果没有一个领头羊,没有一个领航作用的管理机构来指导开展工作,这项工作很难落实,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在深圳说家全国领先的智慧教科研中心,以智慧教研为主体,以学习中心、教育创新为两翼开展教育活动,由此推向全区。接下来我们推出了课堂革命的方式变革,下发了课堂革命的指导意见,倡导全区的所有的教师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又出台了学生评价学业指南,在评价方面做一些探讨。从管理、教学、评价方面做了顶层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下面学校里面的未来教室。在这个理念之下,我们每个学校都实现了未来教室的全覆盖,未来教室实际上并不是一间教室,不是每个学校有一间未来教室,实际上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面就是运用了很多的智慧化的一些技术手段,比方说人脸识别、语言识别,还有很多的交互平台、交互课桌、工具包、3D打印等等,把这些集合在一起打造的空间,并不是一间教室。在这个空间里面可以实现我们学生学习和教师教的方式转变,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是这样的概念。实际上要打造真正的未来空间,我们分了几步走,在我们现有的学校里面,我们现在打造的是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就是基于国家、基础课程的体系下,来提升教和学的能力和水平,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就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探索的空间,目前来讲,这个空间就是每个学校都有,接下来我们还有一点,就是准备打造一个未来学校,其实未来学校建设是有八大中心,不只是学习中心和创新中心,还包括未来艺术中心、未来体能中心、情绪控制中心、国学中心,有八大中心,全方位打造未来学校。我们未来学校大概今年9月份就会开办。

    

    赵小雅:一会儿如果有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提问,您再回答。刘局这样的陈述让我们更加了解盐田区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探索得确实比较超前,如果我没有听刘局说的话,我可能以为就是一间教室,但实际上这个概念是智慧空间,刘局同时也向我们介绍了实践路径,就是顶层设计包括智慧教科研中心,实际上从顶层设计到学校的落地,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而且是在区域层系统规划。特别可以期待的是未来学校的建设,今年9月份就应该开始运行,我觉得这应该是特别值得期待的,我相信你在这里介绍了,将来会有很多现场学校来这里看未来学校的样子。谢谢刘局。

    罗校长因为是在学校,刘局是我们区域的管理者,罗校可能在学校层面对于人工智能或者是人工智能和学校层面的结合,我想他是很有发言权的。我们的学校在人工智能的方面有一些探索了吗?或者有些实践了吗?另外您觉得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在学校层面落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做才能真正让人工智能在学校层面落地有实效。

    

    罗朝宣:这个话题很大。作为一个一线校长,正如陈所所长,力求探求新样态学校。我们教育始终面向未来,我们可以确定未来一定是逐步走向高度人工智能的时代,教育一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和改变。对于今天的学校来说,大家也明白,人工智能可能在很多行业,在军事、金融、医疗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切入,而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作为一线校长深刻明白,今天的学校虽然大力喊未来学校、智慧学校、智能学校,但是人工智能确实还处于比较弱智能的时代,我们的校长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思考和切入最好的时候,我们学校恰恰是一所新学校,可以说和人工智能的元年提出差不多开始建的学校。我们做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在学习空间,第二个是在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首先谈一谈空间方面,大家今天都在谈智慧校园,实际上我觉得的是智能化校园,目前情况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更深度延伸到与传感器、自动控制相关的应用。首先在学习空间、学习环境,学习空间除了探究空间以外,对学生学习非常相关的指标,比如空气质量、二氧化碳浓度、PM2.5、温度、粉尘、光线都可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这在脑科学已经有定论,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我们可能有一个深切的感知,在一个密闭空间当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800以后我们就会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打呵欠、注意力不集中。这个时候装上传感器进行监控,给我们抽风系统进行联动,自动排风、换新风,增加氧气,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注意力集中、反应比较快。我们在每个教室里面装上了传感器+自动控制,对环境进行了监控。第二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安全,一个是网络审计系统的安全,比如有外来不良信息、不良邮件甚至病毒,这个时候我们有系统可以智能进行隔断、识别。目前为止学校交通肯定是大问题,原来都是外来车辆很难管理,现在通过实验室图像抓拍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相适,比如外来车辆进入不了,必须登记过的自动进行识别,这样就实现真正外来车辆和内部车辆的分流管理,这个实验也是人工智能初步应用。比如教室内的空间,陆陆续续也将进一步安装一些人脸识别和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我们曾经做过一段尝试,在7年级一个班,现在有一个摄像头,通过对抓拍孩子学习表情识别学习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发现稳定性不高,而且我们进一步讨论,从人文主义状态,学生的隐私以及自尊可能有时候得不到太好的保障,因此我们就拆下来了。

    第二方面在辅助的教的方面,我们运用具有人工智能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课后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编辑一段语音或者视频的学习过程,传送到平台上,平台能够自动对他进行流畅度以及语音准确度识别,评出等级和分数,这样便于孩子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促进自己反思和自主深度学习。第二方面便于教师快速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状况,便于老师第二天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这在我们的学校是用得比较广泛的,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有这样的平台。在语言类学习英语或语文用得比较多。还有辅助用于讯飞语音智能的语音转换,辅助低年段的儿童进行书面表达写作,由于我们的文字比较复杂,我们一二年级孩子虽然认识一些字,但是不能写,往往写作是有序、完整、有逻辑的表达,这个时候通过实验发现可以通过语音转换,可以把想说的通过讯飞语音转变形成符号化的文字,既满足孩子书面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培养孩子有序逻辑思维表达体系,这是非常有效的。另外我们引入乐高机器深度学习,进行图像的识别,让学生感受到最新的成果,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未来一个课程理念,让人类最新科技成果进入学生的视野或者进行课程学习的材料。我们学校大致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和教育连接方面做了这样的探索,这是初步的,希望得到陈所以及各位专家更进一步的指导,欢迎大家到我们学校一起来交流探索。

    

    赵小雅:通过罗校的介绍,我感受到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接近。我替所有在场代表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其他的学校也想把人工智能引到学校的话,您就给点特别切实的建议,第一怎么做,第二怎么做,最好怎么做。

    

    罗朝宣:人工智能和教育虽然是弱连接,但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新样态学校必须要人类最优秀的科技成果进入到学生的学习材料。现在已经有很多,比如编程思维、算法思维、建模思维,实际上都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一种,这是后台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我觉得我们应该从相应年级进入教材,我们学校作为一个探索,现在在社团有。下一步会和科学课结合,在相应的地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原理进行探究式学习,我觉得这和课程相结合,和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空间氛围相结合,这是三条路径,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扎根于学科、拓展于活动、进入于氛围的课程里面。这是我的思考,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谢谢。

    

    赵小雅:这应该是很有启发的,谢谢罗校长。

    黄嘉睿,他是自己在做跟教育结合的人工智能的产业或者产品,我想人们常说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从外面的视角看教育可能和自己看还是不一样,从您的视角看,现在的人工智能跟教育结合已经实现的场景都有哪些?

    

    黄嘉睿:谢谢赵老师,各位领导、专家,导师大家好。刚刚几位专家已经把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点讲得非常透彻,我想从一个企业角度,我想稍微介绍一下我们英之泰教育具体落地的项目中怎么样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我想讲三点。

    第一点,我想介绍一下我们怎么样用人工智能技术,解放老师从繁琐的教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让老师有更好的工作效率进行教学。举个例子,走班排课的问题,这是学校里面比较繁琐的教务工作,涉及的计算量和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如果没有非常好的算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消耗掉老师一两个星期的工作量,进行走班排课。对于一些新的高中要求,我们可能会引入动态的教师走班情况。在这个情况下,计算量会大幅增加。我们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遗传算法等比较前沿的算法,我们从这个痛点切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排课的工作效率,从原来花上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工作量排,我们现在可以大大缩短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可以完成整个年级、整个学校的排课工作。老师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花在更多宝贵的教学工作中或者备课中,这是可以从这方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第二点想讲的是,利用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更好给到老师一些学生诊断性数据,使老师更好跟学生进行沟通,就像刚刚罗校讲的,在一些课堂里面,我们可能会通过软硬件结合方式加上物联网的技术,获得教室里面很多数据,像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灯光强度,甚至可以观察到学生专注度、表情、和周围同学沟通的频繁度。搜集到这些过程性数据以后,我们可以和学生的周期性数据,比如期中考的成绩进行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学生的用户画像,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面非常专注,但是成绩不太理想,我们把这种信息给到老师,老师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了解这个学生是不是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受到周围同学影响的问题,这对老师的工作是有大的帮助。

    第三点就是想怎么样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解决学校安全问题。从两方面阐述一下,第一方面是学校的物理安全,比如学校周边有没有可疑人物进入,有没有翻墙的情况出现,有没有紧急预警。另外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做食品安全的监管,比如有没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况,我们通过视频识别出来,有没有蔬菜、水果不安全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很快分析提取出来,给到防灾预警的效果。从这三方面都非常贴近学校,也是我们真正落地的项目怎么样帮助到学校,可以更好进行教学工作。谢谢大家。

    

    赵小雅:其实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没有技术的进入,我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也代替大家再问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我昨天也参与了论坛四,在学校理解,虽然是人工智能论坛,但是我们往往把像同步远程课堂、什么课程的平台、智慧课堂等等,实际上我们过去一直提教育的信息化问题,如何理解、如何区分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以什么为分解,是不是可以把那些都称为人工智能?

    

    黄嘉睿:我想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关于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有一种迭代的关系,就是教育信息化可能是人工智能教学的先决条件,我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例子说,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石油化工产业,可以做出很多的产品,像速度、润滑油、汽油,人工智能可能就是汽车,可能会用到石油里面的衍生产品,教育信息化相当于做一个基础建设的工作,只有基础建设的工作我们才有可能在往上做更高建筑的搭建。也就是说,我们刚才提到的远程课堂也好、一些基础数据平台也好,他们做更多的是以数据的入口形式,作为一个切入。人工智能如果要想在其中生根发芽必须要有一套真正切实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可以打通各项独立的数据的高集成的数据中心,这样才有可能把所有数据整合起来,从中信息数据建模,学习这些数据,最后得到诊断性的分析。举刚才讲过的例子,比如有一个物联网系统,可以采集教室里面的数据,可能有另外一个考试分析系统,可能有监测到学生成绩波动。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平台,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两个数据关联性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办法把数据关联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关联性,人工智能介入弱一些。如果把数据打通,可以依赖人工智能的算法深挖这些数据,可以很好理解教室里面的情况和学生成绩有没有一定关联度,把数据诊断结果反馈给学校,老师可以更好开展工作。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赵小雅:我似乎听懂了一些,像同步远程课堂平台只是基础性工作,必须通过智能的算法,能够起到更多的诊断或者其他的功能作用,这样才算智能。

    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每位嘉宾用简短的话来表达一下你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应用于教育自己最期待的场景是什么?

    

    陈如平: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是不可抵挡的大潮流、大趋势,想通过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更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好的平台、好的方式,为学生尤其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机制建立提供更好的技术性保障。

    

    刘羡华: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教育教学,将来可能会有智能导师、智能助手、智能分析师、智能评价,服务于教学,实实在在为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效果服务,是一切教育技术的初心,也是我们教育技术的终点。

    

    罗朝宣:人工智能和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将让我们的教育更美好,让我们的师生更平等,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率,同时让我们更加重视价值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

    

    黄嘉睿:我个人理解,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在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老师的角色也会开始进行一定的转换,老师会更多承担对学生的人格素养的培养、培育的责任,从而做到有温度、有人性、有美感、有故事的教育。从企业角度来说,我们也希望通过企业,利用技术的手段,因为技术只是手段,但是教育根本还是育人,希望以技术手段辅助各个学校,让我们把教育更好延伸到下一代。

    

赵小雅:谢谢各位,这个论坛到此结束。

 

    易凌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虽然我想大家有万般不舍,但是两天论坛已经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大会总结环节。在20173月,我们新样态学校暨联盟第一届会议是在北京海淀举行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打开了新样态旗帜引领下,新样态联盟平台交流与互动,开始了研究团队与各个实验区、各个学校之间相知的美好过程。第二届会议在浙江举办,形成了钱塘宣言,宣言至今声声在耳。第三届会议在深圳如期召开,来自全国800多个教育局长、校长、老师、园长,带着对新样态学校最新探索、最新思考开展了两天沟通交流和展示,两天来,我数了一下,一共有近100位专家、校长、园长在大会总论坛和分论坛进行了发言。无论从参会人数还是发言人数都是前所未有的再创了历史新高。两天来的交流应该说主题很聚焦,内容也非常丰富,形式也很多样,效果也比较显著,我们达成了很多的共识,也看到了差异,甚至也看到了一些冲突和差距。但是我想,这些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基础。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新样态理念学校的创始人也是基础教育研究所陈如平所长,对我们这次论坛做一个总结,并且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想请陈所长发布此次年会形成的新样态学校盐田主张,有请陈如平所长。

    

    陈如平:一天半的会议即将结束,大家集思广益,聚焦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充分沟通,应该来讲收获满满。下面代表会议主办方和协办方的支持单位,对会议做一个总结。

    最想说的话就是感谢!感谢!再感谢!感谢两年多来各个实验区、实验学校,还有更多外围实验区、实验学校的密切关注和参与。正是由于大家的高度信任,大家的积极热情和创新的方式和说法,使得新样态学校的成果、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有助于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个要感谢各路的专家学者,各位教育大咖的学术分享和思想引领。这次年会主题非常集中,也非常聚焦,在具体的讨论问题上也可以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发展问题和难题,大家都从破局历史思维努力解答、回应、探索,这也是这次会议非常重要的特点。

    第三特别感谢盐田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安排下,对整个会议精心组织和安排。

    第四感谢盐田教科研中心和6所承担分论坛的院校表示感谢。还有可爱的孩子们的表演。最后感谢实验区多年来的坚持,我们也是抱着初心,回归本位本心,探讨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

    总的来讲,套用每次活动的说法,现在活动是越办越好,会也是开得越来越好。这次年会也是历届年会开得最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一次,我们希望后面的年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相互借鉴,吸取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在组织运作主题的选择,以及学校成果展示方面越来越好。

    第一个评价就是规格高,不仅对盐田教育高度认可,同时也介绍深圳教育这些年改革创新的新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对新样态学校给予厚望,给予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次会议有800多位代表,还有很多慕名而来,未正式填报报名注册表而到会场的。他们来自于16个省市自治区,从学前、幼儿园、义务段学校、高中学校都有,又有行政部门的领导、也有教科研校长、老师各方面都有很强代表性。

    第二个特点就是本次论坛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围绕着三个心的主题,从6个新样态学校推出的行动项目作为一个平台、一个载体,要求各方项目之间,推进的成果成效比较显著,而且也作出自己特点的地方做了一些发言,应该来讲昨天下午我专门点击了各个分论坛的直播的量,每个分论坛量都在1.5万个以上。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形式。

    在论坛过程中,昨天走了三个分论坛,应该来讲信息量非常大,我自己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从上一届年会到这一届年会,大家研究的领域是不断在拓宽、拓展的,研究内容一直在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育人的本质问题。在具体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技术应用方面,都有很大的长进,让大家感觉到耳目一新,尤其是第一次参加年会的校长、老师都深有体会。整个新样态学校的工作,新样态学校实验还是在不断推进,将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更多的研究成果直接转换为我们的生产力,转换为我们的行动力。作为新样态,我们整个项目组、课题专家组将来会把这些内容做进一步整合,在顶层设计、在整体规划上还会有新的思考。

    第三个特点,各路精英集思广益,深度参与论坛各环节,这也是我们交流合作非常大的一个特点,我希望到会的所有同事都能够有发言、有展示、有交流甚至有提问的机会,使得我们新样态的一些理念、新样态的做法甚至对新样态研究过程中新的成果能够及时第一时间影响到大家,对大家工作、对学校发展起到好的作用。

    最后一个特点是教会盛会、思想盛宴,特别是与人工智能这么一个新的话题作为切入,重新审视传统教育,审视我们学校发展过去走过的路,采取的一些做法,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未来取向。在未来新样态过程中,我们也会密切关注,也会作为未来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发展形势研判的依据继续推进下去。效果我个人觉得非常理想。

    这一天半内容很多,我一直在梳理,今天一直在重新浏览这次会议的设计,内容确确实实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话题,各种形式会议的内容都呈现出来了,我们有4位领导致辞,盐田教育局局长李志利局长介绍了新样态学校实践探索报告,围绕三心三梦做了非常好的介绍。同时这次会议也发布了《让学习更真实地法生——深圳市盐田区面向未来教育的学习方式变革行动方案》白皮书,应该来讲我建议大家作为会议的成果,同时作为下一步再来回顾我们学术年会的一些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时作为各个实验区、各个学校下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重要标准的文件。

    会上5位专家、校长做了主题报告,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的经验做法、想法做了很好的介绍。6个分论坛围绕新样态6个行动项目展开,共有62位校长、老师分享了新样态的经验做法,12位专家点评。非常感谢。盐田区多所学校幼儿园做了现场的展示汇报。刚才举办了高端对话,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深入展开,但不管怎么说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应用的前景,将来有机会我们围绕这次话题还可以继续展开。

    接下来发布《中国新样态学校盐田主张》,这次会议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全程现场直播,南方+和南都积极参与,这次会议感谢技术保障支持,英之泰教育,前前后后给我们非常好的技术平台,使新样态的声音、新样态的成果、新样态的设想能够走得更远。

    所有的工作其实围绕好听、好学、好用、好看的高频热词,如果大家查一下百度、360,新样态学校尤其这两天的工作,现在都已经成为整个百度搜索以及360搜索的高度热词。

    这里想特别强调,新样态学校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一个框,也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理论框架,刚才盐湖的杜局长在谈,我们一些的基本定位,新样态工作是一个渐悟、渐进、渐成的系统工程,还是在不断理论建设、实践路径方式的探索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在这里我们有基本的定位,新样态学校是一种系统创新,是一种推进学校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工具,与诸多学校发展的理论、主张一样,新样态还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初步框架,以及独特的重要主张。关于新样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讲,会涉及很多内容,通过项目、平台、方式、手段、技术的元素,试图解决学校发展当中的目标、内容、路径、方式、手段、动力、模式和策略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学习空间、学习环境的改造,通过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更为重要的通过触动人的内心、通过触动校长、老师的办学活力生成内生动力,给新样态学校发展和更多学校发展提供理论的框架,提供实施的路径。

    在两年多时间当中,我们解决了4个问题,第一个解决了诸多后发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包括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没落的百年老校。这些处于不利境地的学校,或者发展境地的学校究竟如何进行发展,这是新样态学校关注的,或者新样态学校的平民情结。第二,新样态学校探索出了内生发展这一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更多强调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强调学校的文化、传统、历史决定性作用,强调我们更多眼睛朝内挖掘学校发展的内生和内在的动力,作为影响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几天尤其是局长、校长都有感觉,一开始不了解新样态,接触之后试图在重重黑幕当中找到一丝光明,沿着路最终找到了前行的康庄大道。这就是一个内生的动力。第三,我们解决了教育理念落地的路径、机制、方式问题,不再是夸夸其谈、高高在上,一幅生人面孔,甚至灰色难嚼的字眼评论我们的做法,用了很平时、通俗易懂、常识化的概念让大家感觉到我们要回归初心、回归本分追逐我们的梦想。第四,找到了打开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式。通过新样态大家都慢慢在悟,找抓手也好、找载体也好,甚至更主要的是扪心自问你的初心里再生哪里,不忘初心实际上是我们做好工作、办好学校甚至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出发点,如果忘记了初心,忘记了育人的重要任务你谈什么都是空泛的,谈什么都是贫乏无力的,谈什么都会迷失自己前行的方向。

    新样态学校在哪些方面将来可以为大家所接受,还可以继续推广,甚至在整个理论上面,甚至对于落实我们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机制方面新样态学校似乎找到了一些正确的、科学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有5个问题还是想特别强调一下。第一,新样态学校是一个高新概念,反映了对学校本质和发展方式的新认识。这个新认识最早是起于对于康德提出样态概念。康德讲什么叫样态,对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的断定。后来做了一个补充,就是事物本质的外显形式叫做样态。学校的样是有学校的概念以及创造这个概念时对学校特定的认知,有特殊规定决定的。学校不是工厂、不是农场、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学校赋有独特育人机构。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确定教育功能、教育作用,需要当成各方面要素,比如课堂的样是什么,教师样是什么,校长的样是什么,都是源自于这个项目事物本质的外显。我们的任务就是回到常识,回到规律上,来努力使教育、学校、事物的本质通过更好的形式、手段、路径接受给学生,给未来的新人,给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提供更好的平台。

    我们研究新样态的时候,同时也从康德的逻辑里面,试图解决新样态学校的意义价值,新样态学校实践形态以及新样态学校的问题。我们又造了一个旧样态的概念,有一个要解决或者破局的对象,那些难题是什么。旧样态人们对学校及教育不满意的问题。提出四个问题,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竭泽而渔、不讲科学,这四大表现在学校当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结果当中不说比比皆是,起码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是在去年总书记试图让我们高度关注、千方百计解决甚至破局的问题所在。

    按照这样的思路新样态提出“至善”,这在学校是最高信仰,把办学目标、办学手段、办学路径、机制、方式试图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又有要求我们坚持原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四大原则。这个原则和陈部长前些年提出的四个回归不谋而合。一方面我们在批判和抨击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足,教育在我们社会上有一种良知,有一种良心的有识之士在研究关注我们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新样态在今天我们试图提出,也是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四个回归,这是我们的一种思想方法论,也是我们在研究或者介入到新样态学校的大的实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基础,那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试图描述一下所谓新样态学校的样,精神长相或者在实体学校当中状态、方式以及我们认为理想教育、美好的教育是什么。前些年我们提出,我们要打造一所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当然这种学校一定是非常具体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空喊口号的一种好学校,这些具体学校里面应该有哪些的内容和创新方式,我们提出从教育特征关系特征文化特征、审美特征四个方面对四个有分别进行了解读,又用16个关键词试图诠释和解读新样态学校的具体的特征及其表现。

    第二个主张,新样态学校只是在突破以往的学校发展方式,从内生式发展,强调立足本土文化和自身基础,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整体构建学校的育人模式,倾心而作,清理而为,打造属于称之为学校而又有自己独特样态的学校。我们新样态学校不要用优质学校、品牌学校、示范学校这些概念来审视。新样态学校不是别的,就是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我们校长带着一班人马就是按照正确的价值观、按照科学发展思路方式,找到很好的抓手和载体,把学校办到极致,这就是自己的学校,不是他们的学校,也不是简单模仿和照搬所谓的一流学校,就是自己的学校。所以我们在有的场合也谈,所谓新样态学校就是最好的自己学校。

    因此我们提出了很朴素的概念,称之为新样态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要有学校样,讲的是我们按照规律,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校办好。一所学校一个样,讲的是学校要立足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要反映出自己的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质。校校都有自己的样,我们要有大格局,同时考虑结构层次,还有布局的问题。这三句话是从空间、学校发展的状态来进行描述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形式直观、可视化加入我们的理论框架,这是很初步的,做了一个勾勒,让大家能够比较快捷、简便地掌握新样态学校,到底怎么做,它的一些路径、方向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四个本,坚守教育本真,回到学校本位,遵循本质规律,彰显办学本旨。按照这四个原则,我们又提出了四大基本主张,全面育人、文化内生、课程再造、整体建构。在这其中,我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包括刚才在高端对话也谈到,我们在谈学校、谈技术应用的时候,不要抛开人,教育问题离开人不叫问题,学校离开人描述介绍学校不叫学校。和教育相关的必定和人有关系,我们任何思想、理论方法一定是把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作为它的供需目标,当然要作为一个育人的价值角度讲,毫无疑问要把培养人的问题放在首位看待。育人为本,毫无疑问是新样态学校的首要主张。关于这个问题总书记在去年全教会上讲了很多,讲了很透彻、很系统,而且很坚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总书记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带又一代用户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总书记讲这段话的时候还脱口讲了很多内容,比如总书记在培养有用人才后面还加了一句话“我们坚决不能培养旁观者、反对者甚至是掘墓人”。当然公开报道是没有的,我们在公开场合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描述。其实这也给新样态学校建设提个醒,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人的问题,培养育人目标、培养目标,确立怎么将教育仿真全面发展人的理念落地的机制,这应该成为新样态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

    总书记还讲了6个下功夫,其实是9方面,这些内容都是要求我们放在新样态学校的首要问题考虑。在首要问题解决之后,大家确立了办学方向之后再考虑具体的方式路径甚至技术问题。因此我们在前些年也提出了创新新样态学校六步法,用这样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画像,现在什么都不像但未来是什么,这都是新样态学校具体策略和具体技巧。

    第三个观点,文化内生是新样态学校的核心主张,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发展理念的基本依据。我建议,熟练掌握和运用文化内生的路径、方式和机制应该是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根本立场、原则和方位。在四大主张当中,文化内生是其重要的主张或者核心主张。在一年当中,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家都要秉持一个什么样的理念,我们接着会问一个问题,这些理念来自何处,什么时候说过,为什么说过,有没有理论来源?否则这些理念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和哲学的基础,犹如无源之水、无缘之木,更是空穴来风。我们一直在想有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整个学校发展。我们从文化内省的角度做了这么一种探索,形成了新样态学校的文化内生的路径。围绕这个路径,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机制问题,从办学理念作为我们的考察、研究对象,采取上述和下沿两个策略,找到了两个学校基于文化内生的发展模式,最为重要的是引入文化基因概念。和在座各位一样,长得不一样谁决定的?与父母基因决定的。学校今天为什么不一样?可能说我个人办学思想或者各种各样生源造成的,大家看到的是表面的东西。新样态学校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挖掘学校文化基因,和每个人有差别一样,每所学校有着很不一样的文化基因,不明白这些基因就无以了解自己的学校。大家要注意,我们以往采取通俗的说法,帮助学校来找魂,如果没有魂造出来,采取这种帮助学校和建立自己的灵魂来为学校文化内生打基础,确立根是什么。更多文化内生已经成为学校发展新的逻辑。也可以说,内生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第四个主张建设新样态学校必须走整体建构之路,也符合整体性事物发展的重要原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在各地、各个实验区、实验学校一直推进三大体系的建设,育人模式整体建构;课堂教学整体建构、课程体系整体建构。这次会议大家也看到,很多学校从这三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做法还有研究成果。我们研究当中也有一些很多的模型,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展开,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可以从PPT当中展示出来的三大模式怎么建构作为下一步形成每所新样态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抓手。

    第五个主张,新样态学校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在推动过程中我们也建议可以吸纳新知、可以不断总结提炼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将一些大家认为有助于新样态学校的东西进行成果转化。新样态学校不去排斥其他手段,这次人工智能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东西,但我们认为我们借鉴好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学校发展中的方位问题,一定能够进行很好设计和应用,为学校建设提供很好的技术保障。

    我们建议持续推进新样态六大行动项目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比如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的设计拓展,人工智能的设计应用问题,我们特别建议和一些人工智能这方面的机构、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深度合作,进一步推进工作。第三,学习方式的系统变革,这次盐田率先提出面向未来教育学习教育行动方案,非常有价值,大家可以从白皮书里面提出的22种学习方式上面整合性进行研究探索。还有学校管理和治理的模式,这也是一些新的方向。

    最后一点,下一步工作思路或者未来一年里面我们的工作是什么。第一条,坚持联盟的宗旨。我自己认为,新样态学校联盟就是一个开放平台,不排外,任何人认同理念、愿意进来都可以,因为本身这个联盟是一个公益性联盟,但公益性联盟也坚持四不,不挂牌、不颁分、不评奖还有不收费。本着聚智、原创、共情、尊享的理念,通过推动中小学、幼儿园的草根创新、内生发展、创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我们在项目引领、以会代训、区域推进、成果共享这四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新样态工作稳步推进。

    这次会议之后,我们想举办几次活动,一个是在今年的7月中下旬,召开新样态学校的理论建设研讨会,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新样态学校的理论框架,对新样态学校内涵、方式以及与其他的理论比较方面进行探讨。这也是在致辞的时候几位领导反反复复强调和建议的。第二个,今年10月份,在山西运城盐湖区做了介绍,举办新样态学校的论坛,今年很凑巧,今年是4月份天的美丽盐田开会议,10月份在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季节到盐湖的环境进行交流。同时我们还会举办若干专题研讨会,尤其各个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如果有这个需求可以跟我们进行联系,我们也可以围绕六大行动,围绕新样态中好的经验做法、成果举办一些专题研讨会,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新样态学校的展示活动。

    区域推进也是一个机制。目前整个实验区39个,实验学校952个,按照我们当初的设计,千校联盟的框架讲,其实已经基本名额已满,根据大家要求,还是有很多的地方进入实验区,很多地区都希望进行扩容,进行研究今年准备增加5个实验区,在10月份论坛会进行宣布。第一批第二批实验区提出能否扩容,像盐田实现全覆盖,大家有积极性完全可以实现全覆盖,我也建议实验区在新样态学校问题上大家可以采取全覆盖。同时我们还要建立10个地区新样态学校研究中心或者研究基地,也会确立一批新样态学校的领航学校、样板学校和示范学校,更多鼓励申报学校和实验区、申报国家级、课题,将我们对新样态学校推进过程中的想法进行推进。

    成果共享现在也准备编辑出版,中国新样态学校探索丛书。在今年会出两套,一个是中国STEM课例的设计,大概有规划6本书,接下来想在实验学校全面征集STEM的课例,进行这方面成果推广更好展示中国本土STEM课例和成果。与此同时今年启动以学校为主体的新样态学校的经验做法总结梳理,现在可能出一两本案例集,在此基础上基于单体成熟的话,我们也推出单体学校新样态建设的成果。同时我们也要跟媒体联合,将我们的做法,特别是学校做法进行推广,使新样态的声音、新样态的理念,新样态的好的经验做法能够走得更远,为中国教育发展、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为中下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案例、新的样本。

    最后一句话,还是让我们一道奔向新样态学校的诗和远方。谢谢各位。

 

    易凌云:感谢陈所对我们会议做了全面的总结,重申了新样态学校的基本主张,也为后续工作进行了布置,我们刚才非常激动地分享了我们新样态学校的盐田主张,我想在以后,我们在新样态的这条道路上,一定会更坚定信念,携手共进。下面我宣布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闭幕。

    

    主持人: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闭幕,会议圆满结束,请各位领导嘉宾登台留念,请各位嘉宾在参赛人员引导下有序离场。